- 2025年前,关注大金融和消费领域的切换,预计恐慌后将迎来反弹窗口。
- 反内卷趋势将推动短期商品期货反弹,相关股票市场有望跟进,尤其是多晶硅、焦煤等。
- 中期来看,PPI有望触底回升,周期性和消费类股票将表现突出,建议关注龙头企业和国产化、全球化的成长主线。
核心观点2本投资报告的核心要点可以从宏观到微观进行总结: 1. **宏观经济展望**:预计2025年3月前,市场将从大金融和消费领域切换,关税的对等调整将导致最大利空落地,随后市场可能迎来反弹。
2. **市场表现**:5月和6月的市场表现积极,尤其是“红5月”带动了AH市场的良好表现。
上证指数在中期策略发布后已上涨7%,成交额接近2万亿,显示出市场信心的提升。
3. **通胀与反内卷**:反内卷的力度超出预期,通胀回升有望释放分子端的弹性。
基建投资的增加和宽松财政政策也在逐步兑现。
4. **期货与股票市场映射**:短期商品期货如多晶硅、焦煤等率先受益,股票市场有望跟随。
涨价趋势下,相关上市公司仍有15%以上的补涨空间。
5. **PPI与股票表现**:中期PPI有望触底回升,历史数据显示PPI上行期股票市场整体向上,尤其是在PPI启动期,股指弹性最大。
6. **配置方向**:建议关注反内卷带来的“龙头牛”,以及国产化和全球化的成长主线。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基建地产链及周期性行业。
7. **基金持仓动态**:二季度主动基金增配TMT和非银金融,减配消费和制造业,显示出市场的哑铃交易特征。
8. **风险提示**:需关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海外金融风险和历史经验失效等潜在风险因素。
整体来看,市场在经历恐慌后有望反弹,投资者应把握结构性机会,关注政策和产业催化的影响。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反内卷带来的“龙头牛”机会,尤其是期货映射的硅料、双焦、玻璃等。
- 中期PPI有望触底回升,周期性行业如煤炭、有色、基化等将受益。
- 加强对国产化与全球化相关科技创新领域的布局,特别是AI、半导体设备等。
- 基建和地产链的相关行业(装修建材、管材、家居等)值得关注。
- 投资组合应偏向于红利和景气赛道,减少对消费和制造行业的配置。
- 风险需关注美国经济衰退及海外金融风险超预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