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PMI在2月反弹至50.2%,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供需双修复的迹象。
非制造业PMI则疲软,整体表现低于往年水平,尤其是在服务业方面。
综合来看,2月PMI反映出制造业强劲与非制造业偏弱的组合,可能对经济复苏预期产生积极影响。
核心观点22月PMI数据发布,制造业PMI为50.2%,超出预期的49.9%和前值49.1%;非制造业PMI为50.4%,略低于预期50.5%和前值50.2%。
制造业反弹主要体现在生产、新订单和从业人员的改善,但供应商配送时间和原材料库存对PMI有所拖累。
非制造业整体表现疲软,尤其是在新订单和从业人员方面。
考虑到春节假期的影响,2月制造业PMI仍显偏强,而非制造业则偏弱。
历史数据表明,春节的时间变化对1-2月PMI数据有显著影响。
今年春节较早,导致2月PMI反弹幅度超过往年规律,而非制造业则表现不如预期。
制造业新订单反弹1.9个百分点,采购量增长2.9个百分点,但原材料库存维持在较低水平,表明企业并未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囤积库存。
新出口订单的反弹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潜在影响。
行业层面,高耗能和高端制造行业表现较好,特别是大企业PMI反弹至52.5%。
相比之下,中小企业PMI均低于荣枯线,面临生产和订单不足的困境。
建筑业PMI反弹至52.7%,但服务业PMI下滑至50%,显示服务业需求疲软。
综合1-2月PMI均值为50.6%,低于去年同期,反映出整体经济复苏的力度仍需观察。
整体来看,2月PMI显示出制造业强劲与非制造业疲软的组合,为经济复苏预期提供了支持,可能利好权益资产。
尽管制造业PMI反弹至荣枯线以上,但债市可能受到基本面逻辑的限制,需关注资金面修复及政策导向。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的超预期变化及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