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机器人行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迭代的推动下,正加速发展,预计到2027年将培育出千亿级产业集群。
- 重点公司如五洲新春积极投资相关产品,推动产业链的发展。
- 具身智能作为新兴技术平台,市场潜力巨大,建议关注相关核心零部件企业的投资机会。
核心要点2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指出,2025年2月23日至28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下跌4.61%,但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9.13%。
政策方面,北京发布《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培育50家核心企业,推出50款量产产品,并实现100项规模化应用,推动万台具身机器人落地,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技术方面,FigureAI展示其VLA模型Helix在Figure02机器人上的应用,成功实现快递分拣,尽管速度仍低于人类。
重点公司五洲新春计划投资15亿元,生产多种机器人相关产品。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标杆,可能成为第四大通用技术载体,具备跨场景应用潜力。
行业内主要厂商包括特斯拉、Figure、宇树科技等,市场潜力巨大。
建议关注五洲新春、震裕科技等核心企业。
风险提示包括发展不及预期、政策不利、行业竞争加剧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五洲新春、震裕科技、兆威机电、绿的谐波、中大力德、中坚科技。
推荐理由:人形机器人作为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标杆赛道,已被中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具备跨场景的通用性,有望重塑服务业智能化格局。
随着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迭代,相关产业链将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核心零部件赛道中,相关企业将受益。
预计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达到千亿规模,投资这些企业能够把握行业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