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主新能源品牌价格战激烈,插混替代合资燃油品牌成为主流趋势,但合资品牌仍难以抵挡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
2. 24Q2乘用车上市企业营收利润双双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提升,价格战并未带来营收和利润下滑,价格战看似激进但在车企可承受范围内。
3. 龙头企业在价格战中毛利率和净利率处于较为健康水平,而新势力因高成本/高费用导致盈利压力,价格战将常态化存在但趋于缓和。
核心要点2自主新能源品牌发起价格战,插混替代合资燃油品牌成为主流。
价格战未导致营收和利润下滑,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提升。
龙头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处于健康水平,而新势力仍有盈利压力。
价格战将常态化存在但趋于缓和。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变化快速,考验车企快速调整能力。
风险提示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新能源汽车政策变动。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汽车行业,特别是自主新能源品牌 推荐理由:自主新能源品牌再掀价格战,插混替代合资燃油品牌是主流趋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渗透,插混替代合资燃油的份额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
龙头企业如比亚迪、长城汽车毛利率和净利率处于较为健康的水平,而吉利和长安积极拥抱插混/增程,市场份额超越特斯拉成为中国新能源零售排名第二,长安跻身前五位列第四。
因此,投资者可以关注自主新能源品牌,特别是龙头企业和积极拥抱插混/增程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