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市场整体放量,预计后续仍有动量效应,需关注成交额变化与过热信号。
-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放缓,国内经济面临需求不足挑战,但政策支持和消费复苏预期仍在。
- 投资方向聚焦科技AI、消费股估值修复及低估红利,需警惕地缘冲突、海外通胀及流动性风险。
核心观点2本周A股策略思考主要围绕上证指数创出新高后的市场节奏分析。
首先,整体市场显著放量,小盘拥挤度从65%降至62.4%,接近2014年4月的水平,表明小盘股的拥挤度有所下降。
其次,历史数据表明,以往市场调整往往伴随成交额减少和小盘拥挤度上升,而当前市场在成交额相对低位(MA20约1.2万亿)下稳定上行,未出现过热现象。
回顾2014年,小盘股持续跑赢大盘,沪深300指数在2014年3-6月创下新低,但小盘表现更强。
2014年下半年再次出现小盘拥挤度下行与成交额上行的组合,推动全A指数新高。
当前市场流动性仍为主要矛盾,成交额是关键指标,需关注交易过热信号。
国内经济方面,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走弱,5月同比下降9.1%,政策层面央行表示经济向好,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
近期政策支持消费,推动经济复苏。
国际方面,美国5月核心PCE增速略超预期,地缘政治局势仍需关注。
行业配置建议聚焦三个方向:科技AI+的突破与引领、消费股的估值修复和逐步复苏、低估红利的崛起。
消费板块在低估值和政策催化下有复苏潜力。
风险提示包括地缘冲突、海外通胀和流动性收紧等不确定因素。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1. 关注科技AI+领域的深度突破与开源引领。
2. 投资消费股,预计其估值将逐步修复,消费分层复苏。
3. 继续关注低估红利的崛起,尤其是在强势产业趋势出现时。
4. 消费板块在低估值、利率下行和政策催化下,复苏周期将抬头。
5. 重视恒生互联网板块,谨防市场过热风险。
6. 风险提示包括地缘冲突、海外通胀及流动性收紧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