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监会新规降低基金销售费用,可能推动理财产品规模增长,居民更倾向高流动性产品。
- 短期持有基金的赎回费上升,可能减少对流动性高债基的需求,理财可能转向场内ETF或长期持有摊余成本法债基。
- 理财子公司具备产品多元化和客户优势,预计将率先受益,相关银行如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等值得关注。
核心要点22025年9月5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包括降低基金认申购费率和规范销售服务费。
这些新规将有助于提升理财规模,改变投资基金的偏好。
新规将股基、混基和债基的认申购费率上限分别降低至0.8%、0.5%和0.3%;销售服务费率上限也有所降低,且超过一年不再收取赎回费。
赎回费率的调整则使短期持有基金的成本上升,特别是债基的需求可能受到影响。
在理财产品方面,高流动性产品仍受到居民偏好,尤其是“最小持有期”型产品的增长明显。
这些新规可能使短期限基金收益下降,从而使短期限理财的性价比凸显,推动规模加速增长。
此外,理财可能减少场外基金申赎,转向场内ETF或长期持有摊余债基,特别是在流动性管理和调节需求上。
理财公司可能增加直投,减少对基金的依赖,进而提升短债和NCD的需求。
投资建议方面,产品多元、客户群体优势明显的理财子公司将率先受益,相关受益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
风险提示包括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和新规正式稿的修订。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
推荐理由:此次新规将降低基金销售费用,特别是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可能会提升理财规模,尤其是高流动性产品的需求。
理财子公司在产品多元化和客户群体优势方面将更加明显,预计将率先受益于新规的实施。
同时,居民对高流动性产品的偏好可能导致短期限理财的性价比凸显,从而加速其规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