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乘用车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新能源车渗透率显著提升,自主品牌份额持续扩大,预计整体销量将上升。
- 智能化和出海策略为自主车企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尤其是比亚迪、小鹏和理想等企业表现突出。
- 投资建议聚焦于具备智能化和全球化优势的优质自主品牌,如吉利、比亚迪和小米,同时关注长安和上汽等潜力股。
核心要点22025年中期乘用车整车行业投资策略聚焦于政策驱动、加速高端化和智能化升级。
2025年上半年,受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乘用车销量增长超预期,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44.3%。
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6.8%,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至68.6%。
高端车型表现良好,自主品牌在高价位市场的份额逐步增加。
展望2025年下半年,预计销量将继续增长,新能源车渗透率将加速提升,预计上险销量达1,470万辆。
市场竞争格局将更加明晰,自主品牌在15万元以下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智能化方面,智驾技术进步加快,预计将出现更多高阶智驾产品。
出海方面,尽管2025年上半年出口表现平淡,但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优势实现增长,预计全年出海销量将达570万辆。
投资建议看好智能化和全球化加速的优质自主品牌,如吉利、比亚迪、理想、小鹏和小米,同时关注长安、上汽和长城等品牌。
风险提示包括行业竞争加剧、智能驾驶进展不及预期、关税影响及原材料成本波动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小米集团(与电子组联合覆盖)、赛力斯。
推荐理由如下: 1. 吉利汽车:在15万元以下市场具备龙头地位,且通过新品矩阵进一步冲击燃油车市场,争夺市场份额。
2. 比亚迪:凭借新能源车型的优势,出口增速较高,并且在海外市场布局积极,预期有较大增长潜力。
3. 理想汽车:在智能化领域表现突出,具备技术优势,有望通过品牌力和科技能力提升销量。
4. 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技术上不断创新,推出高阶智驾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5. 小米集团:凭借其需求把握、营销能力和生态优势,有望在高端市场占据份额,特别是通过SU7ultra树立高端品牌力。
6. 赛力斯:在智能化和全球化方面具备潜力,值得关注。
建议关注的标的包括:长安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
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