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微电生理(688351) 推荐理由: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三维手术量国产第一,创新产品如RDN和PFA导管稳步推进,预计未来将助力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观点1-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2.80%,归母净利润增长92.02%,显示出强劲的业绩表现。
- 三维电生理手术量排名国产第一,高端新品如压力监测导管和脉冲消融导管持续放量,助力未来增长。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但需关注集采降价及新品研发风险。
核心观点2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2.80%;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92.02%;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增长2157.44%。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1.20亿元,同比增长9.56%;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15.22%;扣非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262.86%。
公司在三维电生理手术方面处于国产厂商第一,手术覆盖医院超过1000家,累计完成手术超8万例。
高端新品方面,上半年压力监测导管使用量约3000根,其中三分之一用于房颤手术,比例持续增长。
在研发方面,公司RDN产品临床入组已推进至中期,心腔内超声导管已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预计2026年上半年获证。
自主研发的脉冲消融导管已递交注册申请,预计2025年底获批。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60.10%,同比增长1.00pct。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8.13%、9.28%、13.71%、-1.76%,研发费用同比下降主要因薪酬减少。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0亿元、6.25亿元、7.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0亿元、1.17亿元、1.65亿元,EPS分别为0.17元、0.25元、0.35元。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40倍、96倍、6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集采降价风险、手术量不及预期风险、新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