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PMI回升至50.2%,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符合历史规律,尤其是大型企业景气度明显改善。
- 实体经济高频数据表现分化,上游行业回升明显,但下游如新房销售仍面临压力,整体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
- 未来内需有望接力外需,推动GDP增速保持在5%左右,但需警惕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核心观点22月PMI数据显示季节性回升,综合指数为50.2%,较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符合往年春节后PMI的季节性规律。
大型企业的景气度显著提升是推动PMI回升的主要因素。
供需双双回升,但需求子指数的回升幅度略低于往年。
高频数据表现出分化趋势:上游行业如钢铁生产和发电耗煤明显回升,中游工业稳中有升,基建相关指标反弹,但集装箱运价下降,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回落。
整体来看,1-2月PMI表现稍弱于季节性,可能预示工业生产环比增速放缓。
未来经济展望主要有三条主线:基建投资有望提速,中下游工业行业的改善将支撑制造业投资,人口流动回升可能加快消费修复。
尽管外需可能因关税和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放缓,但国内需求在政策调节下有望加快修复,全年GDP增速预计保持在5%。
风险因素包括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和海外地缘政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