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1年以来,转债退出方式发生变化,强赎促转股的难度增加,且到期清偿规模提升,市场对转股期权的估值降低。
- 当前破面转债数量增加,低价临期转债面临回售压力,减资清偿风险加大,可能对公司信用产生冲击。
- 投资者应关注基本面较好的低估偏股转债及安全性高的国央企和银行大盘转债,转债市场情绪较弱,需警惕潜在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 债券标的 1. **银行转债**(如光大、中信等) 2. **国央企转债** 3. **小盘偏债转债** 4. **大盘转债**(国央企及银行) ### 操作建议 1. **关注基本面较好的低估偏股/平衡性转债** 2. **关注安全性较高的国央企/银行大盘转债** ### 理由 1. **转股退出难度增加**:自2021年以来,转债通过强赎促转股的退出难度上升,且到期清偿规模提升,导致市场对转债的转股期权估值降低。
2. **回售压力加大**:近期破面转债数量增加,低价临期转债可能面临回售压力,流动性冲击风险上升。
3. **减资清偿风险**:减资清偿压力增大,部分发行人对清偿关注度不足,可能引发信用风险。
4. **退市风险加大**:新国九条后,上市公司壳价值弱化,投资者对潜在退市风险的规避情绪增强。
5. **小盘偏债转债优势**:在偿债能力较弱的企业中,小盘偏债转债的偿债压力相对较小,定价可能优于同类中大盘。
6. **大盘转债的安全性**:国央企和银行等大盘转债的债底安全性较强,配置需求可能更高。
### 风险提示 - 正股退市风险 - 公司回售风险 - 公司减资清偿风险 - 转债条款博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