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受益于下游汽车制造业的自动化需求,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匹配是关键。
- 日本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优势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所变化,海外布局成为企业增长的重要策略。
- 中国市场销量增长,国产企业份额提升,未来数智升级和国产替代趋势有望持续,关注相关龙头企业的表现。
核心要点2
本周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关注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动态。
历史上,日本汽车行业的快速成长有效推动了工业机器人需求,工业机器人作为中游制造业,其发展依赖于技术突破和匹配的应用场景。
日本汽车制造业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尤其在焊接、装配等环节。
随着日本人口结构变化,汽车行业加速推进自动化,导致1970-1990年间机动车产量显著提升。
2023年,日本工业机器人销量中,出口占比下降,电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的销量比重减少,而机械设备和金属制品等领域的销量占比上升,显示出下游市场的分散化趋势。
发那科等龙头企业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布局海外市场,通过合资方式实现全球化发展,现已在全球设立280多个服务网点。
2024年第二季度,发那科的收入结构显示,日本市场占比仅15.2%,而中国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22.6%。
尽管短期内市场需求波动加剧了价格竞争,但数智升级和国产替代趋势仍将持续,预计国产龙头企业将在市场整合中进一步强化优势,探索新兴业务。
投资建议关注汇川技术和埃斯顿等企业。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复苏弱于预期、核心技术突破进度滞后、政策落地进度缓慢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汇川技术、埃斯顿等。
推荐理由:根据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5%,其中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尽管短期内需求波动导致价格竞争加剧,但数智升级和国产替代的趋势仍有望持续。
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整合,国产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巩固已有优势并探索新兴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