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34%的“对等关税”,预计将导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约33.5%,进而影响整体出口额和GDP增速。
- 关税对中国GDP增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预计为约1.53个百分点,若关税负担减半,则影响约为0.76个百分点。
- 为应对关税冲击,宏观政策需有效提振内需,若消费和投资增速恢复至历史水平,有望实现2025年5%的增长目标。
核心观点2该投资报告主要分析了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34%关税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宏观经济影响**:美国新增关税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进而对GDP增速产生负面影响。
预计2025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33.5%将导致GDP减少约1.53个百分点。
如果关税负担由中国出口商承担一半,影响将减至约0.76个百分点。
2. **出口与关税关系**:关税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抑制需求。
研究表明,出口价格上涨1%将导致出口数量下降0.62%。
因此,54%的新增关税将对中国出口造成显著冲击。
3. **GDP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新增关税通过影响“货物与服务净出口”直接影响GDP,同时也间接影响国内消费和投资。
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估算出出口下降对GDP的直接影响为1.25万亿元,间接影响为8000亿元,总体影响约2.05万亿元。
4. **政策应对与内需提振**:面对关税冲击,宏观政策需转向提振内需。
政府已采取财政扩张措施,预计通过提升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来对冲关税影响。
若内需能够有效恢复,可能完全抵消关税对出口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5%的增长目标。
5. **后续关注点**:需关注美国关税的实际实施情况、中国的反制措施、以及宏观政策的落实效果,特别是对消费的刺激。
总体而言,报告强调了关税对中国经济的潜在负面影响,但也指出了通过政策调整和内需提振来减轻影响的可能性。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宏观政策对内需的提振效果,特别是消费和投资的恢复。
- 预计2025年内需扩大的潜力能够对冲关税对出口的负面影响。
- 如果政策有效,内需的增长可实现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
- 需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政策的实际落地情况及中国的反制措施。
- 关注政策效果的持续性和后续政策的加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