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2025年下半年CPI和PPI将继续低迷,CPI增速分别为-0.1%和0%,PPI增速分别为-2.5%和-2.1%。
- GDP平减指数将保持负增长,但有逐季回升的趋势,二季度预计为-1%。
- 风险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及国内需求恢复不确定性,可能对物价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核心观点2截至2025年6月,物价水平持续低迷,PPI已连续33个月同比负增长,CPI则保持在1%以下波动。
GDP平减指数也呈现出连续8个季度的负增长趋势。
预计2025年二季度PPI和CPI同比分别为-3.2%和0%,GDP平减指数可能在-1%左右,显示出物价进一步下行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下半年的物价走势备受关注。
预计三、四季度CPI同比增速将分别为-0.1%和0%,PPI同比分别为-2.5%和-2.1%。
这表明,尽管GDP平减指数连续负增长,但在逐季回升的情况下,经济增速仍有望实现。
如果上半年GDP增速能达到5.3-5.4%,下半年只需实现4.6-4.7%的增速即可完成全年目标。
然而,名义GDP增速仍需稳定在4%以上。
面临的风险包括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可能导致出口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从而拖累国内物价。
此外,产业政策调整和“反内卷”措施的效果存在不确定性,若行业竞争格局未改善,相关行业可能面临持续的价格压力。
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受供需和政策影响较大,若生猪产能调整不及时,可能引发价格波动,进而影响CPI表现。
最后,国内需求恢复的进程也存在不确定性,若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回升不及预期,CPI和核心CPI的增长可能持续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