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3%,进口同比下降8.4%,短期内增速下滑主要受价格因素和工作日减少影响。
中期来看,出口仍具韧性,特别是机电产品及一带一路国家的需求将支撑出口增长。
政府扩内需政策将对中长期进口产生积极影响,贸易顺差结构健康,有助于稳定经济与汇率。
核心观点22025年1-2月,中国的进出口数据表现出短期下滑,但中长期趋势依然向好。
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3%,而进口则下降8.4%。
出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技术扰动、工作日减少和价格因素,而进口增速下降则受到基数因素和中小企业的“结构性倒春寒”影响。
在出口方面,机电产品(如消费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家电、机械)表现较好,东盟、欧洲和美国等主要市场对中国出口的需求仍然存在。
虽然短期内出口面临价格和基数的压力,但“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潜力、出口价格指数的支撑以及新旧动能的转换为中期出口提供了乐观预期。
进口方面,尽管1-2月进口金额同比下降,但政府在扩内需方面的政策将为中长期进口提供支撑。
政策重点在于提振消费和投资,旨在增强内需的动力。
贸易顺差方面,2025年1-2月人民币计价贸易顺差有所回升,但中国并不追求过高的贸易顺差,强调顺差是市场供需和产业分工的自然结果。
当前的贸易顺差结构健康,有助于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人民币汇率。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稳增长政策的效果、经济恢复的进展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
总体来看,尽管短期数据表现不佳,但中长期的基本面依然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