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发布《AI+制造》实施方案,计划在三年内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 重点发展工业软件、人形机器人及消费终端,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满足个性化需求。
- 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1亿元,投资者可关注相关企业和行业发展。
核心要点2
上海市于2025年8月19日发布了《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计划在三年内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目标包括推动3000家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和100个智能产品,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建设约10个“AI+制造”示范工厂,并发展5家综合集成服务商。
实施方案重点聚焦于工业软件、人形机器人和消费终端的智能化应用。
AI将在工业软件中提升生产系统效率,支持人形机器人在高风险工作场景中的应用,推动新型智能消费终端的升级。
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1亿元。
通过智能化改造,制造业的研发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升、不良品率降低和碳排放减少显著。
同时,制造业正向用户中心和柔性生产转变,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投资建议包括关注AI+工业软件、机器人和AI终端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和技术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AI+工业软件: - 鼎捷数智 - 汉得信息 - 索辰科技 - 中控技术 - 中望软件 - 华大九天 - 概伦电子 推荐理由:依托大模型发展工业软件的调优、修复等功能,推动生产系统重构,提升生产效率。
2. 机器人: - 道通科技 - 能科科技 - 索辰软件 - 亿嘉和 - 世运电路 - 三花智控 - 拓普集团 - 拓斯达 - 福达股份 - 浙江荣泰 - 银轮股份 推荐理由:支持重点行业部署工业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尤其在重复性强、危险性高的工作场景中。
3. AI终端: - 云天励飞 - 虹软科技 - 小米集团 - 联想集团 - 科大讯飞 - 乐鑫科技 - 中科蓝讯 推荐理由:推动新型智能消费终端的迭代升级,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将提高各环节的运作效率,推动制造业向用户中心和柔性生产转变,满足个性化需求,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