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月金融数据表现不佳,新增社融和信贷均低于市场预期,企业信贷需求持续疲软,新增企业贷款创近十年新低。
2. 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回暖,但短期贷款首次出现负增长,反映消费预期仍未完全恢复。
3. 政府债融资大幅增加,成为社融主要支撑项,而非银存款大幅下降,整体流动性面临不确定性。
核心观点211月金融数据的变化反映出债务置换对市场的深远影响。
新增社会融资(社融)为23357亿元,同比减少1197亿元,低于市场预期。
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亿元,同比减少5100亿元,亦低于预期。
从宏观层面看,企业信贷依然疲软,新增企业贷款为2500亿元,创近十年新低,短期和中长期贷款表现不佳。
企业融资转向发债,11月新增企业债融资2428亿元。
同时,地方债务置换的启动使得部分银行贷款被置换,导致新增贷款读数下降约2000亿元。
居民贷款方面,中长期贷款需求回升,新增2700亿元,但短期贷款首次出现负增长,反映出居民消费预期仍不稳定。
商品房销售回暖推动中长期贷款改善。
政府债融资再度成为社融的主要支撑,新增政府债融资13101亿元,主要受置换债大规模发行的影响。
在货币供给方面,M1同比大幅反弹,主要由单位活期存款增加驱动,非银存款因存款利率规范化而大幅下降,导致M2增速下滑。
整体来看,金融数据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企业融资转向发债、债务置换拉低企业新增贷款、政府债再度成为社融支撑、非银存款下降及居民短期贷款转为负增。
短期内,这些变化可能持续,居民短期贷款需求的回归常态化尚待观察。
债市方面,尽管贷款需求偏弱,但市场已充分定价降息预期,短期内社融数据对债市的推动作用有限,波动风险可能在跨年后加大。
风险提示包括货币政策的超预期调整及流动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