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全国65城经营性土地供应小幅上升5%,成交量同比增长33%。
- 涉宅用地成交规模环比下降41%,但同比上涨32%,成交楼面价环比大涨64%。
- 核心24城涉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下降约20%,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拿地积极性有所上升。
核心要点2
2025年2月,全国65个重点城市的经营性土地市场表现如下:推出土地548宗,供应规模环比上升5%。
成交方面,共成交581宗土地,总规划建面3770.1万平方米,成交规模环比上升4%,同比上涨33%。
涉宅用地方面,成交90宗,规划建面637.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1%,同比上涨32%。
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环比大涨64%,达到14437元/㎡,但出让金规模基本持平,总成交金额约920亿元,环比下跌4%,同比上涨36%。
核心24城成交69宗涉宅用地,规划建面479.2万平方米,环比上涨60%,同比上涨59%。
楼面均价为17551元/㎡,环比下降20%,同比小幅下降3%。
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的拿地比重分别为28.6%、30.2%、28.3%,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拿地规模有所上升,联合拿地的比例显著下降。
整体来看,城市间的市场表现存在明显分化。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全国重点65城的经营性土地及涉宅用地。
推荐理由: 1. 土地供应规模环比小幅上升5%,显示出市场的活跃度和土地资源的逐步释放,适合投资者关注潜在的土地增值机会。
2. 总计成交581宗经营性土地,成交规模环比小幅上升4%,同比上升33%,表明市场需求强劲,投资潜力较大。
3. 虽然涉宅用地成交规模环比下降41%,但同比上涨32%,显示出长期需求依然向好,适合长期投资。
4. 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环比大涨64%,达到14437元/㎡,反映出市场对住宅用地的热情,投资者可关注高溢价地块的投资机会。
5. 核心24城成交涉宅用地69宗,成交规划建面规模显著放量,环比上涨60%,同比上涨59%,说明核心城市的市场活力强劲,值得重点关注。
6. 尽管核心24城的楼面均价环比下降约20%,但整体市场仍显示出较强的投资吸引力,尤其是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的拿地积极性上升,表明市场信心恢复。
7. 联合拿地的占比显著下降,意味着市场竞争加剧,投资者可考虑独立拿地的策略,以获取更具优势的土地资源。
综上所述,建议关注全国重点65城的经营性土地及涉宅用地,尤其是在核心城市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