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退出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注销困难主要源于自身问题、信息协同不足和注销流程过长,建议分类注销、推行同步注销和探索强制出清机制等措施来解决问题。
2. 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与抗风险能力密切相关,部分企业选择结束经营,有行政机制引导低效企业退出,建议建立破产事务综合处置机制,提高审判能力和效率。
3. 从博弈论角度构建了地方政府和国有僵尸企业博弈的动态模型,提出设立国有僵尸企业专项退出基金、将治理工作纳入地方政绩考核体系等建议。
同时,也提出了健全破产制度的建议,包括建立预防机制、改善破产案件“立案难”问题和提高破产管理人业务能力等。
核心观点2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企业退出机制的研究。
在宏观层面,研究指出了国家层面对企业退出机制的重视,提出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等政策措施。
在微观层面,研究重点关注了企业退出困难的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案,包括企业自身问题、信息共享不足、注销流程过长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同时,研究还涉及了不同类型企业的退出情况,如低效企业的退出和国有僵尸企业的退出,以及相应的政府政策和补助措施。
最后,研究还就破产制度的健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建立预防机制、改善破产案件立案难问题、规范审判程序等方面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