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国际油价因俄气供应问题和美国寒潮影响而反弹,布伦特和WTI油价分别上涨至76.51美元和73.96美元/桶。
- 石油市场的供给端面临挑战,OPEC+在维持高油价方面仍具备意愿和能力,中长期供需偏紧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
- 风险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宏观经济波动、OPEC+政策调整及新能源替代等,需密切关注。
核心要点2本期石油加工行业原油周报主要内容如下: 1. **油价回顾**:截至2025年1月3日当周,国际油价反弹,布伦特和WTI油价分别为76.51美元和73.96美元/桶。
主要原因包括俄气供应中断引发的欧洲天然气供应担忧和美国寒潮导致的能源需求增加。
2. **市场因素**:寒潮可能会影响美国原油供应,推动油价上涨。
然而,美国成品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涨幅形成一定压制。
总体来看,市场的利空因素已基本出尽,中东地缘因素和寒冷天气可能继续支持油价反弹。
3. **油价观点**:当前油价周期的本质在于供给端,部分产油国转向保价策略,OPEC+通过调控剩余产能对油价产生影响。
美国石油开采面临资源劣质化和成本通胀压力,而OPEC+维持高油价的意愿和能力仍然存在,预计中长期油价将维持在中高位。
4. **原油供需状况**:美国原油产量小幅下降,活跃钻机数量减少。
炼厂原油加工量增加,但整体库存略有下降。
成品油库存情况复杂,汽油库存增加而柴油库存上升。
5. **风险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宏观经济下滑、OPEC+政策调整、伊朗原油回归市场、环保政策变化及新能源替代风险等。
相关标的包括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中国海油(600938.SH/0883.HK)、中国石油(601857.SH/0857.HK)、中国石化(600028.SH/0386.HK)、中海油服(601808.SH/2883.HK)、海油工程(600583.SH)、中曼石油(603619.SH)。
推荐理由:当前石油市场面临供给端的压力,OPEC+在维持高油价方面的意愿和能力依然强劲。
随着全球原油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油价将维持在中高位,相关企业的业绩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
此外,地缘政治因素及寒潮对能源需求的影响也可能进一步推动油价上涨,从而提升相关公司的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