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经济疲软与通胀依然高企,市场对“滞胀”担忧重燃,导致美股连续下跌,尤其是科技股表现不佳。
2. 中国资产在经历六周上涨后回调,受到外部风险及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影响。
3. 欧洲市场因估值相对便宜和地缘政治缓和受到资金青睐,全球股票和债券ETF净流入加速。
核心观点2本周(2025年2月24日-2025年3月2日),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同步下跌,其中MSCI发达市场下跌1%,主要受美股影响,而欧股相对表现较好。
MSCI新兴市场则下跌4.4%,中国资产领跌。
从宏观层面来看,美国经济显示疲软迹象,1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9%,服务业PMI首次跌至50以下,消费者信心指数显著下降,市场对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的预期加剧。
同时,通胀依然坚挺,1月CPI和PPI超预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剧了通胀担忧。
微观层面,美股科技巨头的增长放缓,英伟达和微软的财报显示出行业增速减缓,沃尔玛的财报也不及预期,反映出消费前景悲观。
市场对“美国例外论”的看法逐步转向“如果美国不再例外”,短期内美股可能会进一步下跌10-15%。
在债市方面,由于对经济的担忧,美债利率自1月以来持续下降,已跌破4.3%。
中国资产在连续上涨6周后回调,主要受到外部风险和特朗普新关税政策的影响。
未来市场关注中国两会政策的指引,尤其是消费和地产方面的温和刺激政策。
此外,欧洲市场因相对便宜和关税战火集中在其他国家而受到资金青睐,全球股票和债券ETF本周均出现净流入。
下周重点关注的事件包括3月4日开始的全国两会和3月7日的美国就业报告。
风险提示包括全球基本面和政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行业不确定性等。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两会政策引导方向,尤其是消费和地产领域。
- 预计市场将偏向温和刺激政策,可能成为短期交易重点。
- 欧洲市场因相对低估值和外部风险重新配置资金,值得关注。
- 短期内美股可能进一步下跌,建议谨慎布局。
- 关注美债利率变化,可能影响投资决策。
- 监测全球股票及债券ETF流入趋势,特别是医疗保健和通信领域。
- 留意即将发布的美国就业报告及其对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