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到2025年,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将从20万元车型普及至13万元以上车型,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 多家汽车厂商已计划在10万元级别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等智能驾驶技术,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 随着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普及,相关传感器和设备需求将显著增加,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核心要点22024年10月,奇瑞在安徽芜湖召开全球创新大会,宣布到2025年高阶智能驾驶将从20万元车型区间下降至13万元以上车型区间。
长安汽车计划在2025年8月于10万元级别车型上率先搭载激光雷达,比亚迪也将在2025年普及智能驾驶于10万元至百万级车型。
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车将于2025年标配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高端车型方面,小米SU7Ultra和华为问界M9等新车型发布后订单火爆,显示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已成为畅销车型的必备条件。
预计2024年国内乘用车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主要配置在20万元以上车型,2025年将全面普及到10-15万元车型,这将大幅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需求。
目前具备高速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销量占比仅11%,具备L2及以上辅助驾驶的车型中,配置高速NOA以上功能的仅占22%。
随着10-20万元车型全面标配至少高速NOA功能,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高像素摄像头等相关传感器的需求将显著增长,相关产业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方面,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产品普及速度和下游需求等因素可能影响预测结果,因此本报告仅供投资分析参考。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激光雷达制造商:随着长安汽车计划在10万元级别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市场对激光雷达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2. 4D毫米波雷达和高像素摄像头供应商:由于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普及,相关传感器的需求也将显著增加。
3. 智能驾驶芯片厂商:智能驾驶系统的升级和普及需要高性能的智能驾驶芯片,相关企业将受益。
4. HUD(抬头显示)技术供应商:随着智能辅助驾驶的普及,HUD技术的需求也将上升。
推荐理由: - 随着2025年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向10万元级别车型的普及,相关传感器和设备的需求将大幅提升。
- 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已成为畅销新车型的必备条件,具备相关技术的厂商将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 目前市场对具备高速NOA等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需求仍然较低,未来随着技术推广和消费者认知提升,市场潜力巨大。
- 行业竞争格局和产品普及速度的变化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