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社融新增2.86万亿,主要受政府债支撑,存量社融增速回升至8%。
- 居民中长贷持续改善,但企业信贷需求依然偏弱,整体信贷增速低于社融。
- M1增速回升,M2增速提升,反映出政策加码下企业存款活化,预计2025年信贷恢复将逐步改善。
核心要点22024年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12月社融金融数据表明,社融新增2.86万亿,同比多增0.92万亿,存量社融同比增速提升至8%。
政府债券是社融主要支撑,新增1.76万亿,占新增社融的62%。
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因按揭早偿压力缓解和地产销售回暖持续改善,而企业部门信贷需求仍偏弱。
信贷方面,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900亿,同比少增1800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7.6%。
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000亿,主要受益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和地产销售回暖;企业贷款新增4900亿,同比大幅少增,受限于企业加杠杆意愿不足及隐债置换影响。
存款方面,M1增速环比改善至-1.4%,M2增速提升至7.3%。
预计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政府债将继续支撑社融增长,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有望逐步修复。
投资建议方面,2025年银行板块的主线逻辑在于长线资金推动配置价值增强和基本面预期改善带动估值修复,建议关注高股息标的和具有业绩释放空间的强区域性银行。
风险提示包括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政策实施效果不佳可能导致信贷增速下滑及资产质量恶化。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高股息标的:在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下,建议持续关注高股息标的的配置价值,长线资金和被动资金的推动将增强其吸引力。
2. 顺周期标的:基本面预期改善将带动估值修复,建议关注宏观政策落地成效和实体需求恢复情况,布局顺周期标的。
3. 强区域性银行:关注有业绩释放空间的强区域性银行,预计在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下,这些银行将受益于信贷需求的逐步修复。
风险提示包括经济复苏和实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信贷增速大幅下滑,以及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导致资产质量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