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启动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各类应用场景的落地,吸引多家科技企业参与。
- 小鹏AI机器人Iron已在工厂投入使用,展现出仿人结构设计和自主学习能力,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步。
- OpenAI计划于明年1月发布AI智能体,具备计算机控制能力,为具身智能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整体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核心要点2### 投资报告核心要点总结 1. **华为具身智能中心启动**: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于2024年11月15日正式运营,旨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应用。
2. **技术研究方向**: - **具身世界重建**:探索低成本、高质量的世界重建方法。
- **具身数据合成**:研究3D仿真场景生成,支持技能学习。
- **智能体自主学习平台**:构建基础设施,缩短技能训练周期。
- **具身感知与决策**:研究自主探索与学习的智能体。
3. **政策支持与行业参与**:工信部发布指导意见,预计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吸引了华为、小米、腾讯等数百家科技企业参与。
4. **小鹏AI机器人Iron**:小鹏于2024年11月6日推出的AI机器人Iron,已在工厂投入使用,具备类人思维和运动能力。
5. **OpenAI智能体发布计划**:OpenAI计划于2025年1月发布AI智能体“Operator”,能够控制计算机并自动执行任务。
6. **投资建议**: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建议关注具备研发和场景落地能力的核心科技企业。
7. **风险提示**:需警惕人形机器人发展和AI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以及下游需求不足的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 投资标的: 1. **华为** 2. **小鹏汽车** 3. **其他科技企业**(如小米、腾讯、百度、网易、美团、讯飞、优必选、宇树、银河通用、星尘智能等) #### 推荐理由: 1. **政策支持**:国家政策(如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支持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的发展,预计到2025年和2027年将取得重要进展,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2. **技术突破**:华为在具身智能技术的四个研究方向上持续发力,包括具身世界重建、具身数据合成、智能体自主学习平台和具身感知与决策,推动技术的深度落地。
3. **市场需求**: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迎来快速扩展的市场机会,科技企业对该领域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布局,预示着未来的增长潜力。
4. **行业应用深化**:小鹏AI机器人Iron已在工厂投入使用,展示了具身智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推动行业应用的深化。
5. **智能体的潜力**:OpenAI即将发布的AI智能体“Operator”具备计算机控制能力,标志着具身智能的“大脑”突破,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
### 风险提示: - 人形机器人发展可能不及预期。
- AI技术发展可能不及预期。
- 人形机器人下游需求可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