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新口径修订提高了货币供应量的衡量有效性,导致M1同比波动幅度减小,且下行幅度收窄。
- 普林格周期的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低位回升,市场将进入政策密集催化期,预计“买预期卖现实”的交易策略将加剧。
- 在政策驱动和主题轮动的背景下,建议投资者谨慎操作,切忌追高卖低,关注信创和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2本周A股策略周报主要分析了M1新口径对普林格周期的影响。
M1口径的修订,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统计,提升了M1指标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修订后,M1同比波动幅度减小,尤其在岁末年初不易出现大幅变动,M1同比在2024年2月开始持续下行,但修订后跌幅明显收窄,10月同比跌幅为-2.3%。
修订后的M1与M2的协同作用保持稳定,普林格周期的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呈现低位回升,市场将进入政策密集催化期,交易策略可能出现“买预期卖现实”的现象。
国内方面,央行决定自2025年1月起启用新修订的M1统计口径,四部门发布审慎采购美国芯片的声明。
高频指标显示地铁客运量回落而货运流量回升,工业生产指数回升,部分行业如山东地炼和甲醇等表现向好。
国际方面,美国11月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整体就业市场表现强劲。
地缘政治方面,俄乌冲突和中东局势持续关注。
行业配置建议方面,当前市场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的状态,建议在政策驱动和主题轮动中把握机会,避免在基本面改善前追高卖低,重点关注科技和消费领域的波动。
风险提示包括地缘冲突、海外通胀及流动性收紧的超预期影响。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赛点2.0第二阶段市场将经历政策驱动与主题轮动的宽幅震荡。
- 在主题行情剧烈波动下,机构参与较难,建议切忌追高卖低。
- 重视信创和消费领域的阶段性大波动,关注恒生互联网。
- 当前市场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状态,需采取“杠铃策略”。
- 一方面,政策态度转向将改善未来预期,科技方向活跃。
- 另一方面,政策生效需要时间,短期“弱现实”仍将持续。
- 期待后续惠民生和促消费政策的加力。
- 风险提示包括地缘冲突、海外通胀和流动性收紧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