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美国经济数据整体疲软,美股和美债利率大跌,降息预期升温,市场风险偏好受压。
- 特朗普政府推出《美国优先投资政策》,预计将对中国科技股情绪产生冲击,加剧中美技术脱钩。
- 分析师上调2025年美国通胀和政策利率预期,经济衰退概率上升,短期内美债利率仍有小幅下行空间。
核心观点2本周美国经济数据整体疲软,非农和CPI数据存在噪音,导致市场对“美国例外论”的担忧情绪加剧,风险资产承压,美股和美债利率大幅下跌,降息预期升温。
彭博的分析师调查显示,分析师上调了2025年美国通胀和政策利率预期。
在大类资产方面,本周美债利率在经历短暂上涨后大跌,10年期美债利率从4.53%降至4.43%,降幅4.6bps,2年期美债利率降6bps至4.198%;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1.66%和2.51%。
中国资产方面,阿里巴巴等中概股表现亮眼,推动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3.79%和5.86%。
在美国经济方面,2月标普服务业PMI初值降至49.7,消费者信心指数不及预期,5年通胀预期升至3.5%。
分析师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略有上调,亚特兰大联储和纽约联储的GDP预测均小幅下调。
通胀方面,分析师显著上调2025年CPI预期,预计未来1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上升至25%。
货币政策方面,分析师普遍延后了年内首次降息的预期,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降息。
交易员预期2025年6月降息概率为74%。
短期内,移民政策和裁员可能对非农就业造成冲击,通胀可能在基数效应下继续走低,但5月后可能出现通胀反弹。
在海外政治方面,特朗普加码关税和投资限制政策,推出《美国优先投资政策》,限制中国在美投资,扩大对盟友的投资便利。
该政策可能对中美关键领域的投资产生直接冲击,短期内影响中国科技股情绪。
风险提示包括特朗普政策超预期、美联储降息幅度过大导致通胀反弹、以及高利率维持过长时间引发流动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