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意在削减贸易逆差、保护美国制造业并遏制中国崛起,导致全球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
各经济体对美国的反应分为坚决反制和忍让,反制力度从中国最强到其他经济体逐渐减弱。
中国应积极争取盟友,构建国际利益共同体,填补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白,以增强在全球贸易中的谈判筹码。
核心观点2本报告从博弈视角分析了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探讨其意图及各经济体的不同反应。
首先,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体现出其心理底价和博弈策略。
其底价包括全球加征10%基准关税、对特定行业加征保护性关税,以及针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政策,意在削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和整合北美。
特朗普通过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强硬姿态,试图掌握博弈主动权,尽管这种策略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和国际信誉受损。
其次,各经济体对美国“关税战”的反应分为反制和忍让两类。
中国作为反制最坚决的国家,快速采取措施应对;加拿大则表现出坚决反制,而墨西哥选择忍让。
其他经济体如欧盟、日本等则可能通过利益交换与美国达成协议,但谈判结果往往偏向美国利益。
越南和柬埔寨等经济体因缺乏反制能力,被迫妥协。
最后,中国在当前博弈格局中面临挑战与机遇,应警惕美国拉拢其他经济体对中国进行围堵,同时争取尽可能多的盟友。
通过建设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构建国际利益共同体,增强对美谈判筹码,促进世界经济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中国应加快补上内需短板,力争实现从“市场追随者”向“规则构建者”的历史性跨越,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
风险提示包括美国贸易政策变化超预期和全球关税博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