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PMI回升,中小企业和建筑业复工问题有所缓解,但内需分歧依然存在,政策的持续性和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 生育支持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促消费政策进入新阶段,未来人口和人才竞争将加剧,可能引发新的政策工具。
- 个人消费贷款政策调整将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信心,但需警惕中美摩擦带来的风险。
核心观点2本月度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的核心要点如下: 1. **PMI表现与市场担忧缓解**:3月PMI保持平稳向上,市场对中小企业走弱和建筑业复工不足的担忧有所减轻。
2. **政策持续性与效果**:地方生育支持政策引发消费股上涨,但政策的持续性和国家层面的支持形式仍需观察。
手机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通讯器材消费增长,但需关注这一脉冲效应的可持续性。
3. **消费政策新阶段**:政策重心逐渐转向收入、信用与社会保障等前置环节,标志着促消费政策进入新阶段。
生育支持政策与人口吸引措施相结合,体现出“抢人大战”的延续。
4. **地产与消费的关系**:生育政策可能推动地产销售增长,部分地区通过育儿补贴鼓励购房。
5. **人口与转移支付**:人口规模是各地区争资的关键因素,未来将有全国性育儿补贴政策出台,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双重支持。
6. **个人消费贷款政策变化**:个人消费贷款增速放缓,金融监管机构将采取措施支持信用修复和消费贷款的延期提额,以改善消费环境和居民信心。
7. **风险提示**:政策可能无法完全对冲中美摩擦加剧的风险,假设条件变化可能影响测算结果。
整体来看,政策的调整与实施将有助于改善消费环境,提振居民信心,推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