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场方面,监管趋严与财报季临近导致题材股退潮,小盘股调整,但1-2月工业企业营收与利润稳健回升。
2) 债市收益率整体下行,资金宽松预期增强,但央行仍不急于宽松,长端国债利率突破1.8的动力不足。
3) 美股下跌与关税担忧抬升,美国经济预期弱化,避险需求上升,黄金价格上涨。
4) 风险提示包括基本面恢复不及预期及贸易摩擦超预期升级。
核心观点2宏观周报(3月第4周)总结: 1. 市场动态:上周市场缩量下跌,监管趋严和财报季临近导致题材股退潮,小盘股调整。
总体来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增速稳健回升,但价格因素使中枢水平仍然较低。
有色金属链和“两新”政策相关板块表现较好,而建筑产业链表现较差。
2. 固收市场:债市收益率整体下行。
MLF自2024年7月以来首次实现净投放,资金宽松预期增强,推动长端利率下行。
但央行在周四、周五进行净回笼,市场宽松预期减弱。
季末大行卖债压力缓解,配置力量增强,利率继续下行。
尽管基本面仍具韧性,央行不急于宽松,短端利率可能受益于资金磨顶和预期稳定。
3. 海外市场:美股下跌,美债利率震荡,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贬值,黄金上涨。
关税担忧影响美国经济预期,避险需求增加。
特朗普宣布对未在美国制造的汽车加征25%关税,进一步加剧市场对通胀和滞胀的担忧。
美国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8%,超出预期,增加了市场对顽固通胀的担忧。
4. 事件回顾:1-2月工业企业利润稳健回升,但整体中枢水平仍较低。
5. 风险提示:基本面恢复不及预期及贸易摩擦升级超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