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科技对抗加剧,国产芯片渗透率加快,尤其在模拟芯片领域面临替代机会。
- 近期对进口集成电路征收高关税及英伟达出口受限,推动国内芯片产业加速发展。
- 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模拟芯片、SOC、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核心要点2本投资报告分析了中国电子行业在中美科技对抗加剧背景下的现状与前景。
4月11日,中国对进口集成电路的关税政策调整,将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可能导致美国模拟芯片的价格优势削弱,加速国产芯片的替代进程。
英伟达因出口限制计提约55亿美元费用,进一步推动国产芯片的接受度提升。
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全球市场达到812亿美元,主要由美国企业主导。
国产企业在某些领域已取得突破,华为海思和圣邦股份等公司在高精度芯片方面表现突出。
为了实现科技自主,中国需要加大在半导体设备、材料及相关基础领域的投资。
预计2024年中国大陆将成为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投资规模达到496亿美元,国产设备和材料的替代空间巨大。
投资建议包括关注模拟芯片、SOC、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相关公司。
同时,风险提示包括技术突破不及预期、海外制裁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模拟芯片: - 思瑞浦、纳芯微、圣邦股份、南芯科技、杰华特、芯朋微、晶丰明源、韦尔股份、艾为电子等。
推荐理由:在补贴和市场竞争的背景下,模拟芯片领域国产替代加速,预计将削弱美国企业的价格优势。
2. SOC(系统级芯片): - 翱捷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乐鑫科技、全志科技、富瀚微、晶晨股份、中科蓝讯等。
推荐理由:随着国产芯片技术的进步,SOC领域有望实现更高的市场渗透率。
3. 算力芯片: - 芯原股份、寒武纪、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北京君正等。
推荐理由:算力芯片需求持续增长,国产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4. 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 - 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芯源微、华海清科、中科飞测、富创精密、万业企业、华峰测控、长川科技、富创精密、新莱应材、正帆科技、先锋精科、茂莱光学、石英股份等。
推荐理由:半导体设备市场潜力巨大,国产设备和零部件替代空间广阔。
5. 半导体材料: - 鼎龙股份、安集科技、彤程新材、雅克科技、江丰电子、晶瑞电材、南大光电、上海新阳、沪硅产业、广钢气体、金宏气体、华海诚科、联瑞新材等。
推荐理由:半导体制造材料的国产化潜力同样广泛,突破后将进一步推动芯片制造能力。
6. 先进封测: - 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
推荐理由:随着国产芯片的崛起,先进封测领域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7. 功率半导体: - 闻泰科技、捷捷微电、扬杰科技、新洁能、士兰微、斯达半导等。
推荐理由: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产企业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8. 电子元器件: - 法拉电子、三环集团、顺络电子、风华高科、江海股份。
推荐理由:电子元器件市场广阔,国产企业在技术和市场占有率上具备提升空间。
9. 芯片制造: - 中芯国际、华宏公司、华润微、复旦微电、晶合集成等。
推荐理由:芯片制造是科技自主的关键,国产企业在此领域有望实现突破和增长。
风险提示包括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海外制裁风险和地缘政治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