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部因素对A股市场造成波动,但美股衰退交易已经度过最猛烈的调整阶段,对A股指数影响有限。
2. 央地财政支出增速差是解释沪深300定价更有效的前瞻指标,9月有望摆脱阴跌状态,大盘指数有望温和回升。
3. 短期超配行业包括产业全球竞争力、高股息、科技股美股映射和少量资源股,投资策略包括科技股美股映射、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消费平替与高股息策略。
核心观点2本周A股市场整体呈现下跌态势,但外部因素仍然是最大的扰动项,包括美联储降息交易和美国大选中的中美关系。
美股的波动也影响了A股市场,但随着博弈次数增多,波动性将减弱。
目前外围“衰退交易”阶段已经过去,预防式降息预判下的美国经济软着陆是主流预期,对A股大盘指数影响有限。
但接下来美国大选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和A股产生影响。
从财政支出增速差来看,大盘指数有望摆脱阴跌状态,9月阶段性温和回升是可以期待的。
在结构上,高股息核心品种泡沫化和高切低交易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短期投资策略包括科技股美股映射、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消费平替与高股息策略。
短期超配行业包括产业全球竞争力、高股息、科技股美股映射和少量资源股。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政策和海外货币政策变化。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1. 美联储降息和美国大选将对市场产生影响,但外围“衰退交易”已度过最猛烈的调整阶段。
2. 预防式降息预判下的美国经济软着陆是主流预期,对A股大盘指数影响有限。
3. 9月带动A股市场明显向下的尾部风险比较小,大盘指数有望改观。
4. 央地财政支出增速差或许是解释沪深300定价更有效的前瞻指标,出现企稳迹象,市场有望摆脱阴跌状态。
5. 大盘指数在9月阶段性温和回升是可以期待的,高股息核心资产泡沫化和高切低交易是需要关注的结构问题。
6. 短期超配行业包括产业全球竞争力、高股息、科技股美股映射和少量资源股。
7. 风险提示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和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