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中国出口增速放缓至4.8%,进口同比下降3.4%,贸易差额增加至1032.2亿美元。
- 短期内,关税缓和及“一带一路”市场深化可能支撑出口,但整体外需放缓趋势持续,抢出口现象不可持续。
- 进口降幅扩大至历史低位,内需疲软亟需政策提振,尤其是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拖累明显。
核心观点22025年5月的外贸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增速继续放缓,进口额也出现下降,整体贸易差额有所增加。
具体来看,5月出口同比增长4.8%,低于4月的8.1%;进口同比下降3.4%,前值为-0.2%。
尽管中美关税在5月中旬有所下调,但其对出口的实际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短期内,预计6月至三季度出口增速可能会因关税缓和、一带一路市场深化及圣诞订单前置而保持韧性。
然而,从外需整体来看,放缓趋势依然明显,这意味着“抢出口”行为可能是透支,难以成为长期支撑。
对主要市场的表现来看,对欧盟的出口增速有所回升,而对美国、日本和东盟的出口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同比下降幅度较大,显示出外需的疲软。
进口方面,5月的进口额降幅扩大,且规模处于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内需仍较为疲弱,特别是在房地产投资的拖累下,亟需政策刺激。
总体而言,尽管出口结构多元化有所成效,中游产品表现相对较好,但进口的持续下降和内需的疲软仍是主要风险因素。
未来需关注中美贸易磋商的进展及国内政策的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