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年两会产业主题投资的定价观察:重要产业需容量大、政策推动力强、估值低位、匹配业绩增长。
2、新兴产业更容易获得显著定价,与地方政策推动强度正相关。
3、产业主题行情有两大波,集中在上半年2-4月和下半年10-11月,巨头率先开启定价,随后定价供需缺口。
4、政策关注算力和低空经济,风险提示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和海外货币政策变化。
核心观点21、历年两会产业主题投资的定价前提是产业容量大、政策推动力度大、估值低位、匹配业绩增长。
2、新兴产业更有可能获得显著定价,定价强度与地方政策推动强度正相关。
3、短期领涨品种往往是低估值板块,具备业绩和次年盈利增速预期较高的领域定价持续性最强。
4、两会产业主题行情往往有两大波,集中在上半年2-4月和下半年10-11月,产业龙头企业股价表现优于全产业平均水平。
5、供需缺口紧张的环节在行情初期表现更佳,巨头往往率先开启定价,随后定价供需缺口。
产业政策和重大事件关注: 1、新质生产力发展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2、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1. 关注历年两会涉及重要产业主题方向的定价前提; 2. 新兴概念的产业更大概率获得显著定价; 3. 新兴产业定价强度与地方政策推动强度一定程度正相关; 4. 短期领涨品种往往是概念所涉及领域低估值板块; 5. 当前有业绩且次年盈利增速预期较高领域往往定价持续性最强; 6. 一般具备大产业趋势的相关领域定价的持续性更强; 7. 两会产业主题行情往往有两大波,集中在上半年2-4月和下半年10-11月; 8. 产业龙头企业股价表现往往显著优于全产业平均水平; 9. 供需缺口紧张的环节在行情初期表现有望更佳; 10. 相关产业主题行情下,巨头往往率先开启定价,随后定价供需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