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为4.8%,虽然有所回落,但仍显示出韧性,主要得益于抢转口和对等关税的阶段性缓和。
- 进口同比增速为-3.4%,受内需减弱和出口同步下行影响,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均有所下滑。
- 未来出口面临不确定性,需关注对等关税的变化及全球经济复苏情况。
核心观点25月我国外贸数据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出口同比增速为4.8%,尽管较4月回落3.3个百分点,但贸易顺差继续扩大,显示出出口仍在中高区间运行。
从量价拆分来看,数量的拉动减弱,价格拖累有所收窄。
地区和品类分析显示,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表现较好,尤其是集成电路和汽车领域,而欧洲市场的复苏也推动了对欧出口的增长。
尽管整体出口有所回落,但受益于抢转口和对等关税的阶段性缓和,出口表现仍然不差。
后续展望方面,对等关税的缓征将在一个月后到期,考虑到美国经济回落及稀土反制措施的初步成效,未来可能会继续推迟关税。
此外,欧洲复兴及中欧经贸关系的改善将为出口提供支撑,市场预期下半年美联储可能降息两次,全球宽松将有助于外需回暖。
从商品类别来看,劳动密集型、电子、原材料和机械的出口拉动值均有所回落,其中机械设备降幅明显。
汽车和船舶的同比增速上升,而集成电路的增速则大幅提高。
劳动密集产品中,服装增幅明显,但纺织和鞋靴的降幅较大。
进口方面,5月同比增速为-3.4%,环比增速低于近5年均值,主要受出口同步下行和内需走弱的影响。
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增速普遍下滑,东盟、日韩和RCEP国家的降幅明显。
进口增速的拉动主要来自数量的回升,而价格拖累有所扩大。
总体风险提示包括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发展中国家需求低迷、欧美需求回落超预期以及进出口政策的变化。